從此,人神間的界線不再存在。
城市像酒,年份越久,越有味道。
即使只是一條街道,往往都能給人不同感受。
前幾天和好友到中山區欣欣百貨裡聚餐,
驅車前往時,這兩座矗立在公園中的鳥居吸引了我的目光。
停好車,好奇的靠近,
密密麻麻的標示試圖以最簡潔的方式道出這鳥居的長久歷史。
這兩座日治時代的鳥居是神明鳥居,
(上網搜尋得知,鳥居一般可分為 明神鳥居 與 神明鳥居,
其中差異這裡就不班門弄斧,請有興趣的捧油上網查詢囉:)
該地於日據時代是 三板橋日人公墓,
而大鳥居是台灣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墓前的鳥居,
小鳥居則是第三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之母親墓前的鳥居。
經由網路搜尋得知,這大小鳥居現在能安穩的駐守原地似乎也經過一番波折?
不管怎麼說,可以不用像上回在金瓜石,
需在細雨濃霧中登山才能一窺鳥居面貌,中山區這兩座真的平易近人多了:)
只是和金瓜石神社相同的,在台灣遺跡似乎都無法好好保存下來。
這真是令人討厭的相同點啊哈哈~
雖然不是稻荷大社的千鳥居,
日暮西沉,用復古模式拍倒也挺有味道的。
這塊石頭正式宣告:我們正踏在墓園上XD
難道是因為這原因,所以即使那裡有著大片草皮,
民眾也只肯在旁邊的走道休憩玩耍?
那天的公園旁有位賣著烤番薯的單親媽媽。
我怎麼知道?因為她的旗子上就是這樣寫的啊~
不論是買玉蘭花、買口香糖等等,
我一律不去思考對方會不會是濫用大家善心的人。
要是因此而錯失真的該幫助的人們反而會讓我更自責。
省下一杯飲料,可以換取一個開心的笑容,
這是貧窮的我唯一可以做到的,我不想改掉習慣。
我們去買烤番薯時,發現攤子旁邊有隻可愛親人的狗狗。
脖子上繫了大紅啾啾的牠讓人移不開眼光,
視線往下移,那時才發現狗狗只有三條腿。
賣烤番薯的女士旁邊跟了位小男孩,
他看我跟來福玩,跑來跟我說:「來福很乖喔!」
另一位也在購買烤番薯的阿伯見我對來福按著快門,
有些得意的對我說:「他叫來福~很聰明!」
看來阿伯就是來福的主人呢?
眼睛閃閃發亮的來福乖巧的等待阿伯,
偶爾對蹲在身邊的我撒嬌。
看到阿伯買好了烤番薯馬上就起身跟上,
我們也買好準備過馬路。
等紅綠燈的我無聊的東張西望,
看到阿伯與來福也還在周遭尚未離開。
拿著好幾包烤番薯的阿伯走向當時在路邊辛苦的舉著售屋廣告牌的阿伯,
塞了一包番薯給他。
然後又走向另一位騎著三輪車賣東西的阿伯,再塞一包熱呼呼的烤番薯,
最後,一人一狗和樂融融的走到對街。
多麼可愛的台灣人,多麼善良的台灣人!
不吝於分享自己所有,接納並愛著缺了腿的來福狗,
當下的我感動的紅了眼眶。